大暑👨🏻🦽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🏊🏿,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🫰👩🏿🦳,於公歷7月22日——24日交節。“暑”是炎熱的意思🌩,大暑,指炎熱之極🥯。大暑相對小暑,更加炎熱👴🏻,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、最炎熱的節氣,“濕熱交蒸”在此時到達頂點。
中國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💂♂️:“一候腐草為螢;二候土潤溽暑𓀐;三候大雨時行。”一候是指每到大暑時節,由於氣溫偏高又有雨水,細菌容易滋生♟,許多枯死的植物潮濕腐化🧑🏻⚕️,到了夜晚,經常可以看到螢火蟲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💆🏻♂️;二候是指土壤潮濕📦👨👩👧👧,氣候濕熱🏝,很適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💐;三候是指在這雨熱同季的潮熱天氣🕤,天空中隨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。 傳統習俗 喝伏茶 伏茶👸,顧名思義,是三伏天喝的茶🚵🏻♂️。這種由金銀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𓀚,有清涼祛暑的作用🈯️。古時候,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個習俗💅🏼,就是村裏人會在村口的涼亭裏放些茶水,免費給來往路人喝。每個涼亭裏都有專人全天煮茶😕,保證供應🪗。 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、河南等地,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👧🏻,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🪵,於太陽下晾曬👴🏽🌷。充分融合後食用,對老寒胃✖️、傷風咳嗽等有奇效,並有溫暖保健的功效𓀊。 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、腹痛🥳、腹瀉👩🏿🎨、嘔吐等🧘🏻。喝過伏姜後🍊,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,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,血液循環加快,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,這樣不但能把多余的熱帶走🏛,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、寒氣一同帶出🎅🎏。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💂♀️,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裏待久後,喝杯伏姜能及時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。 燒伏香 大暑時節氣溫最高,農作物生長最快🏄🏿♂️,大部分地區的旱🗝、澇、風災也最為頻繁。搶收搶種,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,因此百姓燒香祈福,祈求風調雨順,百谷豐登♕。 還有一種說法接近於中醫的灸,在伏天裏用藥香熏烤特定的穴位,可以治療多種頑固的疾病🙆🏼♂️。 雖然大暑時節如此炎熱,但農業生產卻依然不能停輟。人們常說“靠天吃飯”🤾🏼,其實靠的就是夏天吃飯,農諺雲“大暑不暑,五谷不起”、“大暑不酷熱,五谷不多結”、“大暑不割禾👳🏻,一天少一籮”🏋️♀️。 大暑時節的高溫對於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🦷,特別是對於種植雙季稻的地區,此時人們要及時收割早稻,還要兼顧種植晚稻,確保糧食豐收。唐詩《憫農》“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,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就描繪了炎夏烈日之下勞動人民在田間勞作的辛苦場景✒️。“天下多少事,農人最辛苦”👩🦽➡️。 大暑時節也是農民一年之中搶收搶種🎄、田間管理最為緊張、辛苦的時期💪𓀕。因此👩💼,當下的我們更應該珍視並牢記“一粥一飯👩🏼⚕️,當思來之不易;半絲半縷👷🏼♀️,恒念物力維艱”的古訓格言,勤儉風尚🎖,愛惜糧食。